三季度以來,能源管控中心聚焦重點、難點工作,扎實開展基礎工藝研究,持續優化動態管控和最佳經濟運行模式,以優質的能源保供服務和降本增效新突破,助力公司打贏扭虧增盈攻堅戰。
精益管理顯成效
該單位組織開展“一人一表”考評體系研討,強化層級管控,壓實主體責任,采取明確責任與任務分解、進度跟蹤與動態調控、成果總結與績效考核相結合的推進模式,確保各項重點、難點工作高效完成。堅持“度電必爭”,構建“全員、全過程、全鏈條”責任體系,針對發電機組電壓波動問題,發揮專業聯動作用,組織技術骨干協同解決消除潛在隱患,有效保證了發電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把棒一線用電負荷改為料場變供電,保障華龍發電機組滿發多發,年增加發電量190余萬千瓦時。根據陜西省電網分時電價新規,迅速行動,梳理電能表、協調調試軟件、連接通訊,精準調整峰平谷計量時段,自主完成系統優化,節約外委費用2萬元。
技術攻關降成本
該單位堅持全方位、深層次挖掘降本增效潛力。通過實施精準改造,焊接并加高葉輪擋板,不僅徹底解決了卸灰機故障問題,而且節約備件材料費用3萬元。在3#熱風爐脫硫系統,通過優化卸灰頻次,充分利用煙氣加熱源,避免灰斗加熱系統長期開啟,有效降低電耗,月創效1.4萬元。精準修復脫硫雙插板氣動陶瓷閘閥,解決因限位組件腐蝕導致的關閉故障,保障了設備正常運行,不僅節約備件費用5000余元,而且為同類故障處理提供了有效參考。持續開展脫硫脫硝活性炭降耗攻關,通過優化吸附塔料位與循環量調控,有效降低活性炭消耗,日創效2000余元,節能降耗成效顯著。
自主創新增效益
結合生產實際,該單位以自主創新解難題增效益。氣體專班采用卷制弧板的辦法修復焊縫,自主解決了DN1900補償器故障難題,不僅消除了安全隱患,而且獨立完成補償器出口管道等相關作業,創效1.7萬元。同時,嚴格遵循安全管理“三必須、五到位”,通過現場勘察、技術論證、全面風險評估,自主完成1#放散塔拆除工作,實現技術能力和經濟效益雙提升。發電團隊主動出擊,在線調試修復閥門故障,保障了熱源供應和生產穩定,提升了發電量。自動化班組深入分析密碼鎖故障原因,對密碼鎖進行針對性改造,成功恢復了系統功能,節約外委維修費用約8000元。
()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