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公司檢驗計量中心堅持以創新為驅動,聚焦生產關鍵環節,通過技術突破、設備升級、自主校準等舉措,成功解決了多項計量技術難題,為產品質量控制、貿易結算及安全生產提供了可靠保障。
干燥箱校準,實現從“單點”到“全域”的跨越
面對原燃料水分檢測中干燥箱溫度分布不均帶來的數據可靠性挑戰,該單位秉持“精準監測、預防為先”的理念,跳出傳統單點校準思維,創新引入溫度均勻性自動監測系統,系統構建涵蓋中心點偏差、波動度、均勻性等6項參數的全新校準體系。結合干燥箱幾何結構與熱力學特性,提出“多層立體網格化”布點策略,實現對箱內工作區全域溫度的有效覆蓋。通過溫場數據可視化,實現異常數據實時預警,將質量管控由“事后追溯”轉為“過程攔截”,顯著提升了水分檢測結果的公平性和可靠性,為公司質量管理和貿易結算提供了堅實數據支撐。
熱電偶懸空定位技術,攻克爐膛損傷難題
針對熱電偶檢定時因與爐壁接觸導致的爐膛損傷、溫場失真等問題,該單位自主研發熱電偶檢定輔助裝置,通過固定機構與限位機構的協同配合,精準引導熱電偶束穩定懸置于爐膛中心軸線上。該裝置的應用完全隔絕熱電偶與爐膛的接觸,使爐內溫度均勻性提升30%,且校準誤差降低至±0.5℃以內,同時通過減少機械磨損與污染沉積,使檢定爐使用壽命大幅延長,年可節約設備維護費用2萬元。經實測,爐膛污染率降幅達90%,為高精度校準提供了零干擾的恒溫環境。
量傳專班自主校準,節約外檢費用7萬元
該單位始終堅持“自主創新、降本增效”原則,針對生產現場熱像儀、變壓器等關鍵測量設備校準難、依賴外檢、成本高等問題,組建專班攻關小組。通過深入挖掘黑體爐、恒溫槽、干井爐等設備的應用潛力,自主研發了熱像儀、變壓器油溫控制器及一體化溫度變送器等關鍵設備的校準方法,并配套制定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建立起一套科學、高效的現場量傳體系,實現熱像儀對設備過熱故障的實時精準預警,保障了變壓器油溫控制器的穩定運行,使關鍵測量設備與生產工藝需求高度匹配,顯著增強了過程控制的可靠性及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實施以來,年節約外檢費用約7萬元,在實現量值傳遞可靠性的基礎上,取得了技術和經濟效益的雙重提升。
()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