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小剛是一名90后軋鋼工長。自參加工作以來,他始終堅守在生產一線,憑著一腔熱血,積極踐行求真務實、勤勞踏實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迎難而上、奮力拼搏、無私奉獻,爭當實干型、創新型、改革型勞動者,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甘于奉獻,爭當實干型勞動者
“身為工長必須以身作則,為員工樹立好標桿,這樣大家才能積極主動跟著我們干。”這是薛小剛經常說的一句話。
在軋鋼廠板帶生產線上,時常可以看到薛小剛奔走在各個軋機旁,耐心為員工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或為了軋線順行、安全作業廢寢忘食;或為了鉆研技藝、苦練技術加班加點。在加熱爐更換蜂窩體檢修作業中,他以身作則,率先沖進50度的高溫加熱爐夾層內,緊握扳手卸螺絲;在支援清理平流池污泥時,他第一個沖到池底,拿起鐵锨將鐵渣清理出來……不管是生產一線,還是檢修一線,他用實際行動為身邊的同事樹立了榜樣。
“能干、實干,還要會干。”是薛小剛干好工作的秘訣。在板帶投產初期,由于關鍵核心技術人員都是外聘人員,他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堅持每天早來晚走,向經驗豐富的關鍵崗位操作工請教學習,日復一日,他逐漸掌握了板帶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流程的相關專業知識,提升了專業技能。他勤學善思、積極向上的態度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認可,成為板帶最早一批擔任軋線管理者的人員。
勇于創新,爭當創新型勞動者
工作中,薛小剛兢兢業業、務實創新,堅持苦干實干的勁頭,爭當創新型勞動者。他以“推動帶鋼生產提質增效落地,實現精益生產新突破”為目標,以“成材率攻關1125工作法”為指導,深挖成材率提升方案,爭當提質增效的先行者。針對飛剪切頭較長影響成材率的問題,成立QC攻關小組,依據中間輥道轉速及卷取機入頭的難易程度對飛剪切頭長度進行調整,促使成材率提升0.01%。針對四輥軋機操作復雜影響生產的難題,他提出改為簡單易操作的雙扇對開門方式,使用調節拉桿進行調節,每次可節約換輥時間10分鐘,年綜合創效200萬元。他立足崗位,積極創新創造,先后參與提質增效改造項目17項,累計創效500余萬元。
面對生產難題,薛小剛積極發揚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盡己所能為企業提質增效貢獻青春力量。
勇立潮頭,爭做改革型勞動者
作為軋鋼工長,在企業改革攻堅階段,他率先落實“收入來自客戶、利潤要靠競爭、業績決定薪酬、幸福源于奮斗”的理念,讓員工明白工資是掙來的,效益決定收入的思想。他創新工作思路,率先提出“一提一降”措施,在滿負荷生產的情況下,軋制355鋼坯過鋼量達到822支。在指標提升方面,他嚴格樹立“質量為先”的質量意識,嚴格執行工藝紀律,夯實崗位責任,堅持開展中廢攻關活動,每月對班組員工進行技能知識培訓,提升人員崗位技能,促使班組正品率達到99.9%,成材率達到98.61%,各項指標持續向好。
十年如一日,他始終扎根生產一線,縱使勞保鞋跑破了一雙又一雙,手上的老繭越來越厚,他也無怨無悔,堅守崗位,爭做實干型、創新型、改革型勞動者,個人也喜獲“陜鋼第一屆班組長微課大賽二等獎”“陜鋼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軋鋼”是他的誓言,也是他的夢想。未來,他將在奮斗中激揚青春,在奉獻中砥礪前行,用實際行動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