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列火車推進連掛的時候,車鉤上盛滿水的杯子可以做到滴水不漏,讓人不由得贊嘆機車司機的駕駛技術高超。自2022年以來,儲運中心以培養高技能機車駕駛人才為重點,科學規劃、重點突破,依托張斌虎勞模創新工作室,通過開展“勞模創新工作室+安全”“勞模創新工作室+效益”“勞模創新工作室+人才培養”等活動,使工作室成為弘揚勞模精神,放大勞模效應,發展先進生產力的“助推器”和“加油站”。
勞模創新工作室+安全
行車安全是鐵路運輸的生命線。張斌虎勞模創新工作室從“人、機、環”三方面入手,為提升行車安全奠定基石。
人身安全方面,重點對作業中可能產生的人身安全問題進行匯總,并制定改善措施,組織各司機開展行車事故預想活動。機車設備安全方面,每季度組織一次設備大檢查,對設備故障頻率和原因進行分析,并及時羅列每季度點檢重點部位,從根源上減少故障發生?,F場環境方面,將可以整改的隱患進行及時消除,將短期無法消除的錄入模擬設備中,讓員工模擬設備操作,并對現場的各種隱患進行辨識,然后了解現場情況后再進行調車作業,最大限度保證調車作業和生產安全。
勞模創新工作室+效益
“勞模創新工作室要針對生產運行中的疑難雜癥展開技術攻關,要能給企業帶來效益。”工作室帶頭人張斌虎在介紹時說道。
儲運中心從全員創新和專業攻關兩個維度出發,搭建起創新實踐平臺。一方面堅持面向廣大職工開展“無門檻”群眾性創新活動,倡導創新向基層延伸、向一線延伸;一方面借助工作室開展技術攻關。對職工在“五小”、合理化建議、勞動競賽、技術攻關、降本增效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視效益和作用大小給予獎勵。
內燃機車調車作業主要消耗是燃油和閘瓦,為了降低成本費用,張斌虎勞模創新工作室結合站內外線路曲線特點以及坡道情況,提倡“先闖后爬,闖爬結合”的操作方式,減少機車功率損耗。針對機車閘瓦消耗制定了“單緩制動法”,使機車閘瓦的磨損量減少50%,延長了閘瓦使用壽命。
勞模創新工作室+人才培養
不到50平方米的工作室,除了專治設備、操作各種疑難雜癥,也是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針對不同人員的培訓需求,工作室分門別類制定了多種培訓方案。
針對機車司機取證人員,主要采取脫產式培訓,實行為期兩個月的考前培訓,使學員先通過理論考試,再利用模擬設備對實踐部分逐一講解,最終使參培人員順利取證。對于員工日常技能提升,每月開展兩次培訓,包括故障應急、機車基礎制動系統、機車電氣故障判斷等,以提高機車司機的標準化作業能力,故障判斷處理能力、數據分析能力等,并在培訓結束后進行月度測試,及時了解人員對月度培訓內容的掌握情況。
與此同時,張斌虎勞模創新工作室還依托理論與實操平臺,開展機車司機技術比武和師帶徒活動,今年以來開展培訓40余次,累計參培人數達200多人。目前工作室還將機車司機技術比武中多個項目編寫進模擬設備,使技術比武更加公開、公正、公平,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