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承諾撬動大效益。”在9月份黨支部討論交流發言中,公司能源專業工程師助理閆豪深有感觸地說,“讓每個黨員結合工作實際亮承諾、攻難關,就能匯聚起降本增效的澎湃動能。”如何以作風轉變破解降本難題?公司能源保供系統從承諾踐諾、約束激勵、技術革新等“小切口”入手,讓作風建設的“清風”,吹活降本增效的“春水”。
言出必行 行必有果
三季度以來,閆豪所在的黨支部18名黨員按照可量化的要求,結合個人工作職責寫下了50余條莊嚴的承諾,內容涉及生產指標、能源創效、技術攻關等階段性重點任務。
自從立下“軍令狀”,各專業小組在黨員骨干的帶領下,立即展開攻關競賽。生產調度小組和能源管理小組發揮專業聯動作用,通過構建“全員、全過程、全鏈條”責任體系,充分挖掘每一道工序、每一名員工的創效潛力,在管理創效方面安排專人負責電力市場化工作,生產增效方面堅持“滿發多發、度電必爭”,工序協同方面以峰平谷用電管理降低能源成本。8月份,公司日上網電量兩次刷新紀錄,創歷史最好水平。
看著報表中上揚的統計曲線,閆豪覺得心里比任何時候都踏實,因為,那些曾經寫在紙上的承諾,已經變成了他和工友們齊心協力多發的每一度電、省下的每一分錢。
提技能與降成本雙向奔赴
“技能提升改變的不僅是操作精度和零件質量,更是成本意識的踐行。”鉗工責任技師高波說道。
以前,面對一些難度系數較大、安全風險較高的設備安裝項目,高波和他的團隊常常是有心無力,現在,隨著公司學習型團隊建設的步伐,他們的技能水平日益提升,承接的項目范圍越來越廣。“類似大直徑管道安裝、帶壓開孔、高空設備拆除等過去依賴外協的項目,現在,我們都能自己完成。”高波信心滿滿。
據統計,三季度以來,公司能源保供系統維修人員已自主完成引黃水接引管道安裝、1#放散塔拆除、彩鋼瓦壓制、棒一生產線電力負荷優化等項目,節約外委費用28萬元,年增加發電量190余萬千瓦時。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循安全“三必須、五到位”原則,嚴謹高效地做好現場勘察、技術論證、風險評估等工作,達到了在實踐中鍛煉團隊、挖潛增效的目的。
“創新樹”結出“金豆豆”
“采用新工藝加工的螺紋套,成功解決了受力不均、旋轉不暢的問題,保證了產品精度。”車工專業技師薛佳拿著改良后的零件,興奮地向工友展示著工藝創新帶來的變化。在公司全員創新創效的浪潮中,薛佳針對螺紋套加工難題組織開展技術攻關,采用電腦制圖獲取關鍵參數,利用數控切割機將外形一次加工成型,最后進行車削加工螺紋,不僅解決了精度問題,而且使加工效率提升了60%,創效3萬元。
在氣體保供單元,電工班的創新果實同樣亮眼。他們經過多次嘗試,對電除塵本體、極線及電源控制系統進行逐項排查,精準測試控制柜及變壓器參數,鎖定故障原因后,有的放矢對電源控制系統進行升級改造,不僅使二次電壓、電流及除塵效果得到顯著提升,而且使加壓機檢修周期延長了20%,年節約維修費用6萬元。
為確保“創新樹”枝繁葉茂,公司能源保供系統建立創新成果激勵機制,對成功落地的創新項目,按照創效金額的一定比例給予團隊獎勵,同時,定期開展創新經驗交流會,通過推廣交流,使更多“金點子”變成“金豆豆”。
()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